三农议题

我来讲一下在西藏收集种子的故事,听起来可能非常浪漫 | 缅怀钟扬

时间:2017-10-01|阅读:2735

在灾难中拯救种质资源不仅需要像钟扬这样的科学家建立种子方舟,更需要千千万万的我们做出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努力,改造目前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方式。

中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亿亩,18亿亩红线去哪儿了?

时间:2017-09-24|阅读:3578

耕地越来越少,中国人的饭碗还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吗?

粮食安全的困局与对策

时间:2017-09-24|阅读:3366

有些人认为粮食进口本身并不成为问题,甚至直言中国应该把自己定位成“粮食净进口国”。然而,进口真能成为粮食安全的保障吗?

我是工农兵!——一位当代知青的成长纪录

时间:2017-09-10|阅读:3156

既是教师也是学生的莉霞则更喜欢称自己为“工农兵”。“工农兵”,这个年代久远而又亲切的名字让人想到,9月属于学生和老师,9月更蕴含了对一位伟人的追思……

曹征路:学工学农二三事——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岂是换个新名词就能虚无掉的?

时间:2017-09-10|阅读:4135

知识源于何处?教育为谁服务?工农实践也是教育,工农更应是知识分子的老师。

一位老知青对上山下乡的再认识

时间:2017-09-10|阅读:6401

人类如果只有功利而没有理想,世界就会毁灭。

你不种地,我不种地,谁来养活中国人?

时间:2017-08-26|阅读:3433

几年前,“新华视点”记者在信阳市的3县12乡镇采访就发现“白地”现象存在。如今,“白地”的范围正越过淮河逐渐向北蔓延。那么,“白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种业危机:进口的按粒卖 国产的论斤卖

时间:2017-08-24|阅读:3193

种子商品化的巨大利益又诱使种企往往着重于短期经济效益,而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所谓自由市场的公平竞争,无论对中国种企还是中国农民都是不公平的。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时间:2017-08-18|阅读:3686

“产业扶贫”不应在农业产业化中盲目遵循资本的逻辑而贪大图强,而应回归社区合作经济的真谛,探索抑贫性发展的制度途径。

从包产到户到土地确权:“一包就灵”的谎言还要延续到“一确就灵”?

时间:2017-08-14|阅读:3242

今天的农村土地确权,即便确成一地鸡毛,也要一条路走到黑的劲头,同样是以简单粗暴的产权理论强行肢解农村的现实,一力宣传产权清晰对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意义,罔顾现实。

不要小瞧农药瓶,一个县该如何将有害垃圾无害化?

时间:2017-08-14|阅读:2925

县政府的治理行动固然是重要的,但农药废弃物的处理和源头减废必须落实到每个村,必须从转变种植方式上做起。

半年打药十三次,农家子弟披露玉米和烟叶种植全过程

时间:2017-08-10|阅读:3449

繁重的种植程序不仅加重了农民的劳务负担,给土地带来难以逆转的伤害,最终处于生产链底端的农民也承受了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