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食物主权
  • 首页
  • 食物与环境
  • 三农议题
  • 合作经济
  • 生态农业
  • 转基因
  • 社会民生
  • 诚食讲座
  • 许准 | 从“龙种”到“跳蚤”:社会主义理想如何在欧洲变质?

    阅读:18 次    发布时间:2025-10-31

    资本主义爆发危机,并不一定自发地带来社会主义,没有对危机如何产生、如何应对危机、如何动员群众、如何进行党内建设等的剖析,消极等待社会主义“降临”,只会让现实成为卢森堡所言:“不是社会主义,就是野蛮!”

    阅读全文

  • 严海蓉等 | 不买美国大豆,中国大豆主权是否安全了?

    阅读:70 次    发布时间:2025-10-29

    中国如何从90年代中期以前的大豆净出口国,迅速转变成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们该如何看待大豆进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为什么中国进口大豆的比例已经占到了全球总进口量的60%,但在大豆价格上却毫无话语权?十年前那场关于大豆进口与粮食安全的争论,也许能提供一些思路。

    阅读全文

  • 重返万隆:全球南方团结能被重新激活吗?

    阅读:102 次    发布时间:2025-10-27

    在万隆会议70年后的今天,“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有望成为推动全球发展与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力量。在此背景下重新讨论万隆遗产,不是将其浪漫化,而是正视它代表的非西方国家抵抗新殖民霸权、持续进行团结合作的可能性。

    阅读全文

  • 詹澈 | 沉默的英雄曾经来过

    阅读:90 次    发布时间:2025-10-25

    很多时候,先行者是孤勇者,尽管走在正确的历史发展方向上,但却不被太多人理解;就像《沉默的荣耀》剧中以吴石中将为代表的一批在台湾秘密为工人阶级事业奉献的地下工作者一样,或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会被历史重新提起。社会活动者、理想主义者以及文中提及的陈映真等先生们,其实都是这样一群人,

    阅读全文

  • 抢收难、烘干难,秋收遇到连阴雨,谁给农民“撑伞”?

    阅读:112 次    发布时间:2025-10-24

    由于9月下旬以来雨天不断,华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户正经历着一场无奈的危机。霉变,减产,降价,还得愁冬小麦的播种。价格高昂的烘干机,意思不多的农业保险,只能止损而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更无法形成对灾害的防御。受灾的玉米只能提醒我们该注意气候变化的影响了,但无法告诉我们如何应对这已然到来的危

    阅读全文

2025-10-31

阅读更多>

许准 | 从“龙种”到“跳蚤”:社会主义理想如何在欧洲变质?

资本主义爆发危机,并不一定自发地带来社会主义,没有对危机如何产生、如何应对危机、如何动员群众、如何进行党内建设等的剖析,消极等待社会主义“降临”,只会让现实成为

2025-10-29

阅读更多>

严海蓉等 | 不买美国大豆,中国大豆主权是否安全了?

中国如何从90年代中期以前的大豆净出口国,迅速转变成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们该如何看待大豆进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为什么中国进口大豆的比例已经占到了全球总进口量

2025-10-27

阅读更多>

重返万隆:全球南方团结能被重新激活吗?

在万隆会议70年后的今天,“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有望成为推动全球发展与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力量。在此背景

2025-10-25

阅读更多>

詹澈 | 沉默的英雄曾经来过

很多时候,先行者是孤勇者,尽管走在正确的历史发展方向上,但却不被太多人理解;就像《沉默的荣耀》剧中以吴石中将为代表的一批在台湾秘密为工人阶级事业奉献的地下工作者

2025-10-24

阅读更多>

抢收难、烘干难,秋收遇到连阴雨,谁给农民“撑伞”?

由于9月下旬以来雨天不断,华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户正经历着一场无奈的危机。霉变,减产,降价,还得愁冬小麦的播种。价格高昂的烘干机,意思不多的农业保险,只能止损而无法

2025-10-23

阅读更多>

读者来稿 | 为什么说今年气候灾害与以往不同?

10月13日,来自23个国家87个机构的160名科学家共同撰写并发布了《2025年全球临界点报告》,世界已达到第一个气候临界点,地球多个关键系统的稳定性正面临前

2025-10-22

阅读更多>

读者来稿 | 边拆边修,征地中的农民重修旧屋只是为财吗?

在城市化浪潮里,土地、房屋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松动,许多人因外出务工被迫离开故土,离开他们熟悉的生活方式。而当拆迁消息传来,他们才意识到,那片土地、那个熟悉的“家

2025-10-20

阅读更多>

杨振宁:稼先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在卓绝的物理学成就之外,也有我们后辈必须纪念的精神。1971年他访问新中国后,便顶着压力在美国宣传毛时代社会的成就,公开争取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坚定不移的

2025-10-20

阅读更多>

物理学之外,我们在致敬杨振宁什么?

1971年夏天,杨振宁回到阔别26年的祖国。1971年的中国让他震撼——一个在废墟上重生的国家,正以惊人的速度焕发新生。回到美国后,他四处演讲,讲述“中国的翻天

2025-10-18

阅读更多>

老田 | 毛教员说他与鲁迅的心灵是相通的:从鲁迅的“无物之阵”看左翼文青内在的自发性问题

自洋务运动学西方之器物,至维新运动学西方之文化制度,各路改良派和革命党都只从革命的外部力量对比看问题,而人民群众作为革命主体的力量直至毛教员才真正被认识和建设起

2025-10-17

阅读更多>

土地二轮延包,“一延了之”恐伤农民利益

土地作为农村最核心的生产资料,既是农民维系基本生活的重要倚仗,也是村集体重塑与村民情感联结、保障乡村公共利益的载体。从江西村庄“5年小调整”的实践,到战旗村“增

2025-10-16

阅读更多>

从留守妇女到农业雇工:多年棉里淘金,她们获得了什么?

一群常常被视为“留守妇女”的农村中年女性。她们在茶季、椒季、棉花季如候鸟般迁徙,构成了农业劳动力的隐秘核心。“她们最能吃苦”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她们角色的默认与

2025-10-14

阅读更多>

被扔手榴弹仍继续演讲,加拿大传教士为何转而支持共产党?

文幼章在参与中国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国民党虚伪的真面目,认识到了在抗击非正义战争的过程中,所谓和平主义和个人传教的局限性。他发现,西方所谓的“自由中国”的核

2025-10-14

阅读更多>

上帝可以救农民吗?一位西方传教士的思想转变

“731”恶行是国人心中绕不开的伤痛,但是如今我们要如何认识那段历史并发声?本文尝试通过文幼章——一位西方传教士的思想转变和行动来回应这个问题。1925年,文幼

2025-10-12

阅读更多>

绿色氮肥、AI种田:是减碳革命,还是农业资本设下的新陷阱?

今年六月,可持续粮食体系国际专家组发布了一份报告,题为《从燃料到餐桌:如何将化石燃料从食物体系中清除出去?》,报告指出:全球高达40%的石化产品,最终流向了我们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23 人民食物主权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鲁ICP备2023025757号-1

  1. 首页
  2. 年度活动
  3. 共读
  4.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