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是一种能改变社会的行动
古今中外,女性都是“半边天”。
教育固化下的军备竞赛,农村孩子的机会在哪?
看不见的手抓住了农民的喉咙,农民的每一次挣扎都会使这只手不自觉地握地更紧。
没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也就没有了真正的种田人及其生产利益的凝聚与表达机制
“组织化,可能是农民真正实现减贫、脱贫并获得社会尊严的唯一可行的道路。”
儿童是如何“共产主义接班人”变成“家庭私有财产”的?
目前的农村,成为一个“推力”最大化的廉价劳动力再生产基地,而城市工业则维持着“拉力”最小化的状况,一代代农民工后面是“无法安心从业的农村”,前面是“进不去的城市”
市县教育越强,镇村教育越弱
不是农民不会育种,只是民间的育种条件被破坏了
读书能改变命运吗?——来自农民工子弟们的灵魂提问
费用越来越高,看病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