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理性: 眼里有数,心里没人 |《曹征路:重访革命史》读后感
来源: 人民食物主权 发布时间:2020-10-14 阅读:2122 次
导语
从2020年9月9日开始,我们连续刊载《曹征路:重访革命史》的系列文章,同时也倡议读者朋友们和我们一起阅读打卡,在文末留言分享感想,以实际行动纪念毛爷爷!
今天的文章就是我们一位读者朋友在读完《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十一:毛泽东的现代性代表了历史进步最本质最前瞻的要求》之后的感想。
期待大家在我们系列连载的文末留言,分享您的体会!
作 者|守拙
责编&排版|童话
第十一篇是曹老师的一个小结,曹老师第一次正面且系统性地解释了他用“现代性”来理解中国革命的原因。在官方宣传越来越僵化的今天,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接下来我就针对曹老师文章中感触最深刻的几个点来谈谈我个人的感想:
01、中国革命的“真现代性”
我一路读起来,感觉曹老师的文字有力的回应了今天舆论场中多种自我标榜的“现代性”。
一个是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化派”。改开以来,这种观念长期渗透“政商学”三界,成为不能说的秘密。他们将中国革命尤其是“wg”解释成封建回潮,是极端落后的;又将中国需要的“现代性”解释成“拥抱西方”,将“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视作中国根本的出路。如果说80年代早期“思想启蒙运动”,多少还有那么一点点儿对“更人道”的社会主义的期盼;到了90年代之后,自由派直接为私有化、市场化摇唇鼓舌,彻底丧失了基本的批判精神。随着近年宣传舆论风口的改变,“西化派”的空间不断压缩。但实际上一直没有一个有分量的彻底的批判和反思,很多人心里其实还抱着这个观念只是嘴上不说了而已。
随着进一步发展,一种混杂了“民族优越论”和“国家主义”的“强国论”越来越受到追捧。在大众舆论中,以2006年央视的《大国崛起》纪录片为代表的“强国派”历史阐述越来越普及,而且这种史观已经成为今天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主流历史观,因而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大国崛起》充满了对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的羡慕和所谓“强国经验”的“虚心学习”。仅举一例:不去从根本上声讨“殖民运动”给第三世界人民带来的苦难,只是认为“殖民运动可以短暂强国但不能持久”,故不可取。
在这种历史观中最重要的是所谓中国的“现代化”,而这种“现代化”被简单解释成“富国强兵”。所以中国革命的意义就变成只是为中国现代化扫清障碍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义也只剩下完成民族独立和国家崛起这一面了。他们会大谈特谈收回主权,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当然都非常重要,但也使工农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面向就被“虚化”和“悬置”起来了。
曹老师的系列文章真是起到了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多加转发,让更多人能读到。
2020年7月15日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讲座
02、“工具理性”与“阶级视角”
随着20世纪革命烽火逐渐熄灭,实证主义取代理性主义,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的趋势逐渐蔓延。法兰克福学派与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学派的论战余音仍在,但今天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甚至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实证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思维都占主导地位,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尤甚。
实事求是地说,因为学科发展本身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一定程度的引进工具理性精神的确是必要的。但当很多人仅仅指着GDP探讨经济发展,指着几个数据指标炫耀环保成绩,却不考虑人民群众真正的需求和满意程度,这就是典型的“眼里有数,心里没人”。在他们那里,发展的目标只是几个数字指标的升降,是技术进步和产业更替,却忽略了最关键的发展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
就像曹老师在文中对《哥达纲领批判》的精辟理解:“人是能动的具有创造力的个体,劳动是人的劳动而非工具的劳动”[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名言也昭示了这一原理:“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
至此似乎皆大欢喜,但请等一等。
我还未曾忘记,80年代著名的思想领袖李泽厚也通过类似的话语重新解释《1844年手稿》,以此来重新评价前三十年甚至整个中国革命。再联想到十年后,李泽厚和刘再复在香港大谈“告别革命论”。我们不得不警惕,如果只谈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只谈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势必会陷入到“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泛起的沉渣中。因为身处阶级社会,如果不能像马克思一样超越青年时期走向成熟,去直面现实的阶级问题,那么“共产主义远大”就永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郝贵生老师所言,“将《宣言》中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歪曲为资产阶级学者可以接受的东西……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理论,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或者背叛。”[3]
03、“眼睛朝下”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今天中国网上舆论场中出现了许多打着“左翼”或“泛左翼”旗帜的媒体或个人。但很多都仅仅是借用一种“左翼话语”挑动情绪,或圈钱打赏,或标榜自己与众不同。在他们口中只有几个概念的堆砌,却从来没有鲜活的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间的经历。
是否就没有人眼睛朝下呢?并不是!前天,一位我熟识的泛左翼朋友A找到我谈起,他遇到另一位朋友B向他咨询推荐马列书籍,B在闲聊中不经意间透露出他前段时间正在义务帮老乡收麦子所以没时间读书。这让我们二人非常震惊,也感到羞愧。虽然我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但已经很久没有参与到具体的农业劳动中了。即使还抱着对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但如果扪心自问,自己对今天农民兄弟的需求真正了解吗?对农民兄弟的所思所想还知晓吗?确实令人汗颜。而像这位朋友一样参与到工农群众劳动一线的同志,才可能真正“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他们才是真正的“实践者”!
最后用复旦大学陈学明老师的一段话作结:“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历史十字路口处,新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粉墨登场,希望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文化保守主义的‘乌托邦’幻想行不通;全盘西化的新自由主义道路也行不通,因为在特殊的历史情况下,中国所承受的西式现代化代价要比西方还要大,很有可能现代化的成果没有拿到,而代价已经把我们葬送掉了。唯一剩下的就是第三条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中国道路,今天中国人没有其他选择,一定要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