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仅不知道反思,反而一味否定毛时代的农业集体,进而恨乌及屋否定集体时代造福千秋的的水利事业和基本建设并将其打入“文革”、“蛮干”的牢笼,这令编者百思不得其解,莫非这些人真的与老百姓吃饭...
食物主权按:贵州安顺塘约村三年脱贫的事迹引起各方关注。村集体有效重建的集体经营迅速凝聚成发展生产的力量,村民相对合理地参与了分配,扶贫工作短期内取得了成效。那么它是否代表着未来农村发展的一个...
在有分无统的现实之下,人地不均、土地抛荒的现象严重,水利设施难以维护,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化,而走资本规模化农业又难以帮扶困难群众、应对农村分化。
人民食物主权网欢迎读者来稿,就塘约道路、集体经济、土地确权等议题继续展开讨论。
单纯的经济性扶贫难以形成持久的造血功能,关键就在于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没有有效的社会建设,后果只能是贫富的两极分化。而集体经济之“集体”意指的正是经济的社会性命题。
作者对引发这一系列土地纠纷与隐患的土地政策进行反思,尤其是对激化这一系列矛盾的“土地确权”政策,展开了旗帜鲜明的反驳,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政策实际上开启了土地私有化的潘多拉魔盒,将会造成...
塘约村集体经济这个模式,不是上级强加给他们的,是塘约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因地制宜自行创造出来,它的经济成分不是单一的,不是纯粹公有形式,这才符合实际,这才是实事求是,这才有生命力,这才有能够大面...
今天,我们的食物体系内部问题重重,工业化农业对人类健康、生态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政府执意推行转基因,完全忽视人民的呼声。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食物和食物体系,又该怎样实现这一愿景呢?
对中国农业今天影响巨大的杂交水稻、小麦,正是在集体时代的农业科技研究体制下研发出来的,这一时期的育种,是全国农民和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人海战术”,也是真正的“群众运动”。
蒲韩的经验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种金融组织理念:以社区互助为本,而不是以资本逐利为本。由此发展出的合作信贷模式不仅可行,而且对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来说,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