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主权 | 新人大礼包
亲爱的朋友,
欢迎你来人民食物主权参访!参访后,如果我们是你的菜,欢迎留下与我们同行!(联系方式看文末)
我们是一个倡导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实践的志愿者网络,也是一个共同学习的网络。我们起步于2013年8月,汇集了不同高校、科研机构和NGO组织的学者【更多详细介绍请点击“人民食物主权宣言”】。 我们关注食品安全和三农问题,关注食物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其实施,主张互惠合作的生产者-消费者关系,呼吁保障人民和国家双重主体的权利,支持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方式。
你一定好奇,为什么取名儿叫“人民食物主权”呢?
人民:我们立足于人民立场,关注广大生产者的生计、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同时也不否认人民内部的差异性和矛盾。
食物:在资本大行其道的时代,食物生产已然异化为商品生产,以资为本、以逐利为目的,从生产、流通到营销,垄断本地、本国甚至全球的食物体系便成为食物不安全问题频发的温床。
主权:食物的主权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对国家如此,对劳动者也如此。完整的食物主权包括,国家对食物自主规划、调控和保障的能力;普通生产者对生产资源、对生产的自主性;消费者获得安全、健康食物的权利;可持续发展的权利,包括种质资源的公共性和生态多样性。
民以食为天。安全、健康的食物是人民大众最基本的民生品、公共品。食物生产和流通体系理应服务于人民健康和生态可持续性,而不是市场和资本的利润。食物体系关乎我们每个人、每一天,关乎历史,关乎现在,关乎未来。
你一定也好奇,我们都干了些啥事儿呢?
每年,我们都会有一场主题年会,从2014年开始,到2019年,一年一场从未间断。
每年,我们都会做一期暑期调研,深入田野,从实践中学理论,从理论中看实践。
每个月,我们都会举办线上主题讲座,不同的嘉宾,不同的争鸣,主题从三农到公共卫生,从生态环境到文化教育等。
每天,我们都会在“食物天地人”(shiwuzq2021)公众号推出文章。
我们主要有四个劳动小组:
综合编辑组:文章编辑(主要是撰写文章推荐语),文章涉及与三农问题相关的各类议题,评析现实和政策,点破资本主义的话语和现象。
生态与反转组:收集、转发、汇编国内外有关反基改(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的最新信息,展示维护生态可持续性与保障食品安全的选择与出路,做到有破有立,不定时组织生态、食品安全、反转科普与宣传。
讲座组:联络具有基本理念认同的各领域学者、实践者,定期组织线上讲座;编辑讲者相关文章及讲座文字稿;不定期举办观影会,志愿者经验分享会等各种活动。
翻译-视频组:翻译和译介优秀的外文(主要是英文)文章和书籍;制作剪辑视频,在B站等平台推送;策划线上的学习交流活动等。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下面为大家精选的、我们这些年上述工作的结晶。希望它们可以帮助你认识人民食物主权,了解我们关心的议题和基本立场,也认识现实中的农村与城市、中国与世界。
一、年会发言集锦
1、“食物主权与中国本土大豆产业保护”会议(2014年)
食品工业化和全球化正在对食物生产和消费造成巨大影响,对中国本土的食物主权,尤其是大豆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资本主导的食物生产、贸易、流通、消费体系亟待反思。本次会议邀请了印度、玻利维亚、菲律宾、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相关领域的学者、实践者、政府组织、合作社以及农业生产者参与讨论,共同探讨中国本土大豆产业如何自救。
2、“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2016年)
2016年12月,“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主题年会,重点关注多重危机叠加的中国农村现状,这些危机包括农业的化学化和资本化、小农户的不断边缘化等等。从讨论粮食安全、生态农业和合作经济方面的议题入手,探求新经济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生态农业与合作实践”(2017年)
2017年11月,“生态农业与合作实践”主题年会,生态农业需要合作,而合作经济需要生态化。来自全国各地的思考者与行动者们齐聚一堂,分享经验,探索出路。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把“饭碗”的权利紧紧握在人民的手中。
4、“生态农业与合作经实践”(2018年)
2018年10月,年会在山西省永济市蒲韩乡村顺利召开,来自各地关注或实践农村集体经济、生态农业与合作组织、城乡生产-消费网络、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等议题的思考者与实践者共聚蒲韩,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如何从食物出发,改造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的议题。
5、“生态乡村与食农教育”研讨会(2019年)
2019年12月,“生态乡村与食农教育”主题年会在成都战旗村召开,探讨通过“食农教育”,撬动地方文化教育、饮食健康和社区生态农业的互动和发展。
二、暑期调研报告
2013年暑期在全国9个省市农村地区,展开了关于婴幼儿奶粉消费情况以及基层牛奶生产经营状况的调查,具体揭示了基层奶农的困境、普通消费者的担忧、跨国资本的扩张。
2016年7月,食物主权的志愿者来到山西,对包括土地确权、精准扶贫、老人农业等农村正在发生的变迁,展开了调查。同时,我们也参访了山西永济“蒲韩乡村”,与有着20年实践经验的合作联社干事们和志愿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山西省永济市的蒲韩社区以社区组织、生态种植、留得住年轻人而享誉全国。蒲韩实践通过生态合作走乡村振兴之路。
3、【2017年】新型集体经济调研报告:贵州大坝村
西方家庭农场主风险很大,前途黯淡。企业+小农户的发展模式往往是肥了资本,瘦了农村。贵州大坝村曾和全国其他地区的许多农村一样是一个“空壳村”,却从2012年开始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三产融合的集体经济道路,所依靠的正是激活中国自有的历史资源。
4、【2018年】新型集体经济调研报告:牧区人民公社
雪域高原上的嘎措人民公社,到底有什么好?为何70%的牧民投票保护它?
1982年,4900米高原上的嘎措人民公社按照70%社员的投票意愿,保留了集体经济体制,至今是全自治区唯一实践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嘎措有很多创新:它发展出一套精准的按劳分配制度,也兼顾“劳动均衡”原则,既保证了大多数人的劳动效益,也能惠及部分劳动力弱势家庭。嘎措还领先全国,首创为牧民提供“退休”基本保障,同时也使他们能积极养老,继续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发挥余热。嘎措探索出了一个“各生产组长监督组员,村干部监督生产组长,再所有的人监督干部”的循环式基层民主治理模式。
2019年7月下旬,食物主权的志愿者去台湾交流,拜访了那里不忘初心、坚韧地做民众工作的一些朋友和团体。
三、讲座推文精选
1、老田|人民公社制度的遗产: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独立学者老田讲述人民公社制度如何从诞生到瓦解的故事。
美国霍华德大学经济系许准批判性地解读包产到户历史的叙述。
三农问题关注者滠水农夫先生,通过十一问十一答的深度访谈,回答60年农政风雨变迁。
乡村问题和中国本土化的问题既贯穿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轨迹,也同样贯穿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试验和变革。
《平凡的世界》可以称作是一部“主题先行”的现实主义小说,因为已经有了集体经济造成贫穷、饥饿、生产力低下的定论,然后现实材料的选择、剪裁和使用只是为了证明这一点而已。
2020年中国新冠战疫,初获成效!战疫的经历,让中国大陆社会重新思考我们公共卫生医疗体制(下面简称公卫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我们邀请了台湾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的创所所长,台湾公共卫生促进协会的创会理事长陈美霞老师,带领我们从国际情境的政治经济学角度,去分析两岸公卫医疗体系都走向市场化的根本原因和代价。
私有化和市场化到底好不好?它是怎么来的,又和法西斯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对于资本主义,我们有没有好坏的选择?美国霍华德大学经济系的许准老师将从私有化和市场化的角度回顾和梳理资本主义的历史与现实,洞察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为什么女性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和贡献,但是她们的劳动却得不到认可呢?她们的劳动为什么是无偿的呢?来自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社会学系的助理教授董一格老师,将从女权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与我们探讨: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跟工作有关的制度和文化变迁是如何产生的?在所谓的生产性劳动(即有酬劳动)和再生产劳动(即我们经常说的家务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人们对工作的定义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安排才能更平等地看见和认可不同工作的价值?
四、公号推文精选
(一)综合编辑组
1、人民食物主权宣言
详细了解人民食物主权的立场、观点和愿景,看这里!
如今,在西方粮食巨头的多年布局之下,中国的粮食市场正在逐渐沦陷。回溯新世纪以来西方粮食巨头的缜密布局与精细运作,我们或许才会发现这其中让人触目惊心的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平均每年每人吃掉2.59公斤农药!中国的害虫只有20几种,但是中国却有1000多种农药。这些农药90%进入我们的生态环境,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曾经,农民、农业、农村相互嵌入,今天农民、农业、农村彼此脱嵌和离散。农民离农,资本下乡,农地非农。资本开始由外及内,由内及外地改造着农民、农业和农村。90年代农民税赋问题日益沉重,“三农”问题成为重中之重。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旧三农问题消退,新“三农”问题凸显:即农民分化,农业资本化、全球化,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5、严海蓉访谈范达娜•席瓦: 新自由主义、农民自杀和农业系统性危机
为大众所熟知的化学农业,绿色革命,转基因农业在计算其所谓成就时采取的秘诀就在于简化法和成本的外部化。
人民公社最终走向失败,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农民的组织化和生产的集体化,而在于在实践过程中对人民公社实行了"去工业化"的政策,同时持久的"统购统销"政策限制了农村集体发展的自主性。
7、吕新雨:从新时期集体经济三个案例看农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与制度
塘约村、蒲韩社区和郝堂村三地是新时期集体经济的成功代表。三地之间的相似性与不同性反映了新时期集体经济的特点与争议所在。这三地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说明,当下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尚不存在一个通用的法则,需要我们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找到真正适合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