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食物主权
  • 首页
  • 食物与环境
  • 三农议题
  • 合作经济
  • 生态农业
  • 转基因
  • 社会民生
  • 诚食讲座
  • 首位90后纽约市长的左倾思想从何而来?

    阅读:39 次    发布时间:2025-11-07

    非洲思想家马哈茂德·马姆达尼(Mahmood Mamdani)出生于印度裔家庭,成长于殖民时期的乌干达。作为一位具有左翼情怀的学者,他对非洲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思考和批判鞭辟入里。本文是对马哈茂德·马姆达尼《瓦解殖民世界》的书评,马姆达尼在书中指出,正是通过设定法律、建构文化、

    阅读全文

  • 国有资产杠杆化、金融化,能否化解地方债务?

    阅读:103 次    发布时间:2025-11-05

    国有资源的资产化并不是新事物,但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杠杆化,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变卖,而走向国有资产的金融化。已有不少网友评论,这一系列举动,都指向地方政府强烈的化债动力。然而这种化债方式,已经埋下长期的隐患。

    阅读全文

  • 刘江永 | 日本官方承认钓鱼岛属于中国之证据考

    阅读:73 次    发布时间:2025-11-04

    清华大学的刘江永教授在本文中系统披露了甲午战争前20年日本官方地图与文献,揭示出日本海军省、外务省曾明确将钓鱼岛标注为中国台湾东北附属岛屿。

    阅读全文

  • 贝拉米·福斯特:谁是MAGA?谁制造了新法西斯主义?

    阅读:64 次    发布时间:2025-11-04

    本文从美国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本质与阶级基础说起,揭开了新法西斯主义被炮制的方式和目的。

    阅读全文

  • 吃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大学生综评算分难在哪?

    阅读:54 次    发布时间:2025-11-02

    本文作者结合群众路线对当前的综评制度展开批判并对大寨方法做了“战术”借鉴,为我们反思当前评价体系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视角,但其中“战略”的差异同样不容忽视,并且值得更多关注与讨论。

    阅读全文

2025-11-07

阅读更多>

首位90后纽约市长的左倾思想从何而来?

非洲思想家马哈茂德·马姆达尼(Mahmood Mamdani)出生于印度裔家庭,成长于殖民时期的乌干达。作为一位具有左翼情怀的学者,他对非洲

2025-11-05

阅读更多>

国有资产杠杆化、金融化,能否化解地方债务?

国有资源的资产化并不是新事物,但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杠杆化,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变卖,而走向国有资产的金融化。已有不少网友评论,这一

2025-11-04

阅读更多>

刘江永 | 日本官方承认钓鱼岛属于中国之证据考

清华大学的刘江永教授在本文中系统披露了甲午战争前20年日本官方地图与文献,揭示出日本海军省、外务省曾明确将钓鱼岛标注为中国台湾东北附属岛屿。

2025-11-04

阅读更多>

贝拉米·福斯特:谁是MAGA?谁制造了新法西斯主义?

本文从美国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本质与阶级基础说起,揭开了新法西斯主义被炮制的方式和目的。

2025-11-02

阅读更多>

吃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大学生综评算分难在哪?

本文作者结合群众路线对当前的综评制度展开批判并对大寨方法做了“战术”借鉴,为我们反思当前评价体系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视角,但其中“战略”的差异同

2025-10-31

阅读更多>

许准 | 从“龙种”到“跳蚤”:社会主义理想如何在欧洲变质?

资本主义爆发危机,并不一定自发地带来社会主义,没有对危机如何产生、如何应对危机、如何动员群众、如何进行党内建设等的剖析,消极等待社会主义“降

2025-10-29

阅读更多>

严海蓉等 | 不买美国大豆,中国大豆主权是否安全了?

中国如何从90年代中期以前的大豆净出口国,迅速转变成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们该如何看待大豆进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为什么中国进口大豆的比例已

2025-10-27

阅读更多>

重返万隆:全球南方团结能被重新激活吗?

在万隆会议70年后的今天,“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有望成为推动全球发展与国际社会公平正义

2025-10-25

阅读更多>

詹澈 | 沉默的英雄曾经来过

很多时候,先行者是孤勇者,尽管走在正确的历史发展方向上,但却不被太多人理解;就像《沉默的荣耀》剧中以吴石中将为代表的一批在台湾秘密为工人阶级

2025-10-24

阅读更多>

抢收难、烘干难,秋收遇到连阴雨,谁给农民“撑伞”?

由于9月下旬以来雨天不断,华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户正经历着一场无奈的危机。霉变,减产,降价,还得愁冬小麦的播种。价格高昂的烘干机,意思不多的农业

2025-10-23

阅读更多>

读者来稿 | 为什么说今年气候灾害与以往不同?

10月13日,来自23个国家87个机构的160名科学家共同撰写并发布了《2025年全球临界点报告》,世界已达到第一个气候临界点,地球多个关键

2025-10-22

阅读更多>

读者来稿 | 边拆边修,征地中的农民重修旧屋只是为财吗?

在城市化浪潮里,土地、房屋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松动,许多人因外出务工被迫离开故土,离开他们熟悉的生活方式。而当拆迁消息传来,他们才意识到,那片

2025-10-20

阅读更多>

杨振宁:稼先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在卓绝的物理学成就之外,也有我们后辈必须纪念的精神。1971年他访问新中国后,便顶着压力在美国宣传毛时代社会的成就,公开争取中国对钓鱼

2025-10-20

阅读更多>

物理学之外,我们在致敬杨振宁什么?

1971年夏天,杨振宁回到阔别26年的祖国。1971年的中国让他震撼——一个在废墟上重生的国家,正以惊人的速度焕发新生。回到美国后,他四处演

2025-10-18

阅读更多>

老田 | 毛教员说他与鲁迅的心灵是相通的:从鲁迅的“无物之阵”看左翼文青内在的自发性问题

自洋务运动学西方之器物,至维新运动学西方之文化制度,各路改良派和革命党都只从革命的外部力量对比看问题,而人民群众作为革命主体的力量直至毛教员

加入我们

年度活动

土地·生计·未来——乡村观察征稿中!

2024好文盘点 | 重返抗争历史、关切农政问题、对话集体实践

新书发布 | 《乡村纪事》导言:乡村振兴应以谁为主体?

北大教授劝年轻人不要躺平继续卷,青年回应:你懂内卷和努力的区别吗?

盘点2023年11场讲座 | 三农问题、文化突围与第三世界

共读

《乡村纪事》节选 | 塘约实践:靠外部资源还是内生力量?

严海蓉 高明 丁玲等 《乡村纪事》出版:新型集体经济为什么行?

在“卷”不动的今天,如何看待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改革?

经典农政文献共读集锦

《曹征路:重访革命史》合集

推荐文章

土地·生计·未来——乡村观察征稿中!

盘点2024年12场讲座 | 农政、生态社会主义与共同体

藏北高原上的牧业公社:如何创造安全感、获得感、可持续性 | 《乡村纪事》节选

江宇|《乡村纪事》序:发展集体经济的初心和时机从哪里来?

靠什么击败大地主和大资本?巴西无地农民运动40年战斗经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23 人民食物主权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苏ICP备